从化区人民政府
2017年6月27日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我区农村农民建房工作情况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农民建房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于2015年建立了农民建房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建房工作进行统筹。各镇(街)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
(二)科学规划,奠定基础。我区于2013年底完成了209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为全面推进科学、合理、依法依规的农村建房工作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为了引导村庄和谐发展、控制村庄无序建设,构建村庄建设许可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积极改革,探索机制。2014年印发了《从化市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有效规范了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报建工作,而且缩短报建审批时间,由原来的60个工作日缩短为48个工作日。然而,改革的结果并不如意,各镇街农民建房报建数量急剧下降。为有效解决《指引》实施后出现的问题,我区于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我区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引导我区农民规范有序建房,最大限度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农村住宅规划建设工作。
(四)完善流程,提高效率。为切实破解农村村民住宅“报建难、报建慢”等问题,积极开展有关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区农民建房管理工作会议;二是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形成《从化市村庄建设问题研究》《从化区农村村民非公寓式住宅报建工作调研报告》;三是开展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意见,对镇(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答疑。为进一步优化农民建房报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将法定的审批发证时间缩短为10个工作日;二是进一步简化报建流程,采用“社、村确认、镇(街)审查、区国规局审批发证”的方式;三是精简申请材料,村民只需填写一次申请表格交至镇(街)即可,无须多次提交资料,审批发证的效率逐步提高。
(五)减轻村民负担,落实资金保障。由区政府主导,每年安排6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解决农民建房产生的建筑设计费、规划放线费、规划验收测绘费、产权测绘费等,约每套3000元,有效减少村民负担。
二、当前工作存在问题
(一)报建审批、建房质量安全监督及建设监管等方面工作难度大。一是报建审批方面缺乏简政放权的市级政策依据,导致审查资料、现场踏勘重复工作。二是大部分农村建房没有选择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或具有注册建造师等组织的施工队伍承接工程及管理工作,施工安全、建筑质量等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三是镇(街)没有执法证,日常监管中发现违法建设无权让村民停工。
(二)强烈的新增分户需求与一户多宅并存。2013年我区农村户均住宅基底面积124.56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175.61平方米,已超过国家、省相关文件中基底面积120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标准。但是从现状摸查《全区各村的村民建设需求表》看,我区存在新增分户与一户多宅并存的现象,且缺乏盘活农村低效用地的政策。
(三)土地指标紧缺,难以满足农民建房需求。一是土地政策变动的历史原因,非城乡建设用地不能用于村民建房,引起部分新建房屋不能进行报建审批;二是在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只减不增”政策导向下,大多数村庄基本没有预留规划建设用地,大量土地规划指标落在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及历史留用地上;三是农转用指标十分紧缺,涉农地的农民建房无法报批。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根据《广州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办法》(送审稿)相关条文,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权限最终需下放至镇(街),下一步将积极与市国规委沟通对接,推进下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权至各镇(街)的制度,简化农村建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做好施工安全指导工作,对镇(街)管理人员、承包农村建房的施工人员等进行集中培训,加强施工安全意识,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不同镇(街)沟通交流;二是做好建筑质量监督工作,要求严格把关,聘请专业团队抽查辖区内的农村建房建筑质量情况,并反馈给区主管部门进行复核备案。
(三)加强监管并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加强对我区农村建房违法建设的监管力度,完善农村建房监督制度;二是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对我区农村违法建设查处的办法;三是为消化我区农村存量住房,积极探索推进备案机制。
(四)建立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提高村民违法成本。一是严把竣工验收关,对于旧宅基地未能全部清理并交还村社集体的,验收不予通过,不予换发新宅基地证。二是对拆迁补偿试行差别化标准,对于违建、抢建的建构筑物,一律不予拆迁补偿。三是鼓励村民上楼,“向空中要房”,最终实现村庄住房建设“排齐、粘牢、叠高”格局。
(五)积极破解农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一是每年为村庄建设配备相应的建设用地规模,确保村民住房刚性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对村庄建设用地作兼容性处理,通过用地性质兼容,解决村庄发展问题;三是进一步研究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3个不同的村庄形态,提出相应供地方案:城中村要求农民集体上楼,供地形式以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形式,控制指标按城市指标执行;位于镇区或条件相对成熟的近郊村,鼓励农民上楼,为解决村民住房刚性需求,建议新增一部分建设用地规模,以满足到2016年底村民的住房需求,新增的建设用地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报建;远郊村的村民住宅建设,将按现有宅基地供地形式进行解决。
(六)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此增强村民对农村土规控制意识和规划控制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农民依法使用土地、依规报建的自觉性。
专此报告。
扫一扫关注“从化人大”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从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有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新城东路99号 邮编:5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