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怎么又是你,今天又来我们村支援核酸检测吗?”只见江埔村钓鲤村的一位村民大叔微笑地说道。“是的,大叔,我穿着防护服和戴着防护罩您都认得我呢。”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工作人员小陈是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的“常客”,钓鲤村不少村民都认得他。在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组织人大机关干部主动下沉支援基层一线,切实为核酸检测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据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总支部先后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对口联系支援江埔街钓鲤村、汉田村,城郊街三将军村以及鳌头镇岭南村等基层单位,无论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还是科级以下干部全员参与。其中,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平均年龄达52.5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占比达87%,充分发挥了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作用。
在江埔街钓鲤村大规模和常规核酸检测中,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一边指引群众出示健康码、测体温和出示核酸码,一边维护群众排队的秩序和提醒间隔距离。同时,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找准监督重点、丰富监督内容。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他们发现钓鲤村在指引出示健康码时,仅在核酸检测点帐篷和周边围栏上粘贴用A4纸打印的健康码,或者用人工来拿着A4纸健康码来让群众扫码,然而纸张极易被风吹掉,操作相当不便。此外,在使用手持式测温枪测温时,测温速度偏慢,近距离接触较多,偶然还因外部温度变化导致测温不准。因此,为了更好更快提高核酸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集思广益、分析实情,充分了解村的详细情况,大胆探索科学的核酸检测流程,向对口村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网格化作用,对常住村、常来村检测核酸的人员进行摸查,提前帮助他们准备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码和常规核酸检测码,通过工作证的形式派发给他们。同时,按照经济社的划分,把核酸码分类归档到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只需上报姓名,即可通过电脑或手机搜索到该群众本次需要出示的核酸码,另一名工作人员直接扫码录入进行信息采样,减少了不会智能手机操作、网络信号不好、忘记带核酸码卡片等因素而无法检测核酸情况。这种报上名字即可“秒扫”核酸码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核酸的效率,同时也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认可。
另外,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还建议对口村把传统的测温枪升级为电子支架式测温枪,减少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接触,降低风险的发生;建议制作健康码、行程码指示牌,既美观又能长期使用;建议设立核酸检测智囊团帮助点,为没有手机、不懂操作或者无网络信号的群众提供帮助;建议设立核酸检测绿色通道,优先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优先服务;建议增加核酸检测排队帐篷和凳子,为前来检测核酸的群众遮阳挡雨,为排队站累了的群众提供休息场所等等。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的积极支援和村委的大力配合下,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又科学,有速度更有温度,很好地总结了经验,创新了模式,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大机关干部的担当作为。
扫一扫关注“从化人大”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从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有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新城东路99号 邮编:510900